
根据《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》(HJ 836-2017),重量法是通过烟道内过滤捕集颗粒物,结合恒温恒湿称重系统精确测量滤膜增重,最终计算废气中颗粒物浓度的标准方法。该方法适用于燃煤、燃油、工业窑炉等固定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浓度≤50mg/m3的测定,具备高精度和权威性。
环境稳定性保障
恒温恒湿称重系统通过严格控制温度(建议20±1℃)和湿度(50%±5% RH),消除环境波动对滤膜称重的干扰。滤膜在采样前后需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平衡24小时,确保质量测量误差≤0.01mg(符合JJG1036检定要求)。
滤膜处理关键技术
材质选择:系统需适配石英或聚四氟乙烯滤膜(直径47±0.25mm),此类滤膜对0.3μm颗粒截留效率>99.5%,且不与废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。
预处理规范:滤膜需用丙酮(残留量≤10mg/L)清洁并在恒温恒湿箱中预平衡,避免水分吸附影响称重精度。
质量控制核心环节
系统需配备百万分之一天平(精度0.01mg),每批次测定需进行空白滤膜校正,确保整体空白值<0.2mg。
定期使用标准砝码校准天平,并记录温湿度波动数据,满足HJ 836-2017对仪器稳定性的要求。
设备选型建议
选择具备自动记录温湿度、支持多批次滤膜同时平衡的智能系统,例如集成GB/T 16157标准的恒温恒湿称重柜,可大幅提升实验室效率。
方法验证要点
需验证系统在低浓度段(如1.0mg/m3)的检出限和重复性,确保符合标准中“结果<50mg/m3时报告实际值”的要求。
与烟尘采样器、烟气含湿量检测器等设备联动校准,形成完整监测链条。
随着超低排放标准的推行,恒温恒湿称重系统已成为PM2.5、超低颗粒物(<0.1μm)监测的必备设备。未来,该系统在钢铁、水泥等高污染行业的第三方检测扩项中将发挥更重要作用,助力精准治污。
(注:实际操作中需严格遵循HJ 836-2017和GB/T 16157的详细规程,确保数据合规有效。)
?